近日,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公布了第五批“中國制茶大師”名單,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滇紅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、滇紅集團副總裁、總工程師蘇向宇位列其中。
據悉,“中國制茶大師”調查推選工作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組織舉辦,面向全行業一線制茶工作者開展的調查推選工作,旨在保護和傳承我國傳統茶葉加工制作技藝,弘揚大國工匠精神,向行業和全社會推薦一批公信力強、制茶技術過硬、行業貢獻卓著的專業制茶人員,分為綠茶、紅茶、白茶、黃茶、黑茶等類別。此項工作于2017年7月正式啟動,前后已公布五批中國制茶大師名單。
蘇向宇主要從事了茶葉良種選育、茶園建設、精制加工、品質控制、標準化工藝、技術研發及工藝創新等工作,由他主導的多項科研創新項目取得多項科技成果獎:《茶樹良種鳳慶9號、清水3號選育課題》榮獲臨滄地區科技進步一等獎;《萬畝茶園獲國際國內有機認證》獲臨滄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;《茶園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》獲臨滄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;《茶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應用》課題獲臨滄市科學進步三等獎。
蘇向宇積極探索技術創新,通過技術創新帶動產業改革、通過技術改革引領產業經濟增速,促進人民增收。 他主抓的鳳慶縣有機茶基地建設及優質滇紅茶系列產品開發項目,獲得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項目支持,2010年該項目通過國家科技部的驗收,為鳳慶茶區大面積推廣有機茶園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在滇紅集團實施整體搬遷項目中,他創新滇紅茶生產工藝改進和生產線工藝流程改進,使滇紅精制工藝實現了清潔化、自動化和部分智能化,2014年《滇紅茶清潔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范》通過了云南省科技廳的驗收,該項目獲得臨滄市科技進步二等獎,該項目4項技術專利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。
蘇向宇熱愛學習,勤于實踐,通過多年的浸潤,使他獲得淵博的茶葉知識,被國外的同行稱為行走的茶葉百科,他起草及參與了多項行業、企業標準,在他的積極推動下,行業內多項技術標準得以推廣。蘇向宇參加工作至今,三十八年都在茶業生產、加工、科研、教學第一線,他帶領的團隊和培養的學生,為茶農增收,企業增效,政府增稅和茶葉產業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,得到業內廣泛認可,作出重大貢獻。傳承是創新的基礎,創新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,作為滇紅茶制作技藝的傳承人代表之一,蘇向宇在傳播滇紅茶制作技藝的同時,強調滇紅茶的核心價值在于優越的產地環境、優良的茶樹品種和精湛的工藝技術,一定要保護好獨一無二的產地環境,選撥優質的茶樹品種,關注消費者的健康消費理念,創新開發適應消費需求的產品,才能確保茶產業可持續發展。
來源:滇紅官網